第(2/3)页 “好像确实是这样,别的地方不说,光咱们农场,这几年种大豆的地就越来越少了,都改成了种玉米!因为玉米赚得钱多么!同样一亩地,种玉米比种大豆划算得多!”林伟民想起来了。 “第二个原因则是老百姓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我们惠农有全国最大的民营养殖场,养了上百万头猪,上亿只鸡,几十万头牛羊,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而豆粕则是饲料的主要原料;现在国内的猪、鸡、牛、羊存栏量飞速提高,也带动了豆粕的需求增长。” “除了做豆粕之外,大豆还有一个用处,那就是榨油,咱们中国人不光肉蛋消耗量在提高,食用油的消耗也在飞速增长,这两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大豆,再加上豆腐、豆浆、豆皮等其他衍生品,如今国内每年生产的大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了,只能向国外进口。” “第三个原因则涉及到国际竞争,现在咱们国家正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具体有什么意义可能大家不清楚,我就简单的说一点,那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国家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都会变得容易起来,从大方面来讲肯定是好事,但是具体到大豆上就要面临强大的挑战!” “国家肯定会维护小麦、水稻、玉米这三大主粮的安全,大豆就管不了了,而咱们国家现在的耕地面积,也没办法在保证主粮安全的前提下,还能种出足够的大豆来,未来大豆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要是这样的话,那也未必是坏事吧?既然国外的大豆更便宜,那咱们进口就行了,至于原来种大豆的老百姓,让他们改种玉米就完了!反正种玉米本身就比种大豆更赚钱!”杨慧能完全没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现如今的老百姓可没经历过贸易战的洗礼,而且中美正处于蜜月期,他们不觉得这是坏事。 哎,还是太年轻,看问题太简单,有时候过于单纯了啊,李未摇摇头,“现在大豆价格便宜的原因是我们的需求量较少,而且国内的大豆产量也勉强维持在安全线以上,所以孟山都还不敢涨价!等将来我们每年的大豆进口量提高到上千万吨,国内产量完全无法补上这个漏洞的时候,那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吧,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春秋时期,那时候齐国和鲁国中间有个衡山国,衡山国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齐国鲁国都想将其拿下,可衡山国非常擅长打造战争器械,直接进攻肯定会损失惨重,然后被其他国家捡便宜!于是齐国国相管仲便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出高价购买衡山国的器械,这一举措引发了连锁反应,周围的燕国代国首先慌了,他们还以为齐国购买器械是想打他们,于是他赶紧抓紧战备,也找衡山国买器械,那怕涨价十倍也要买。” “衡山国还以为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赶紧扩大生产,甚至连田没人种了,农夫也跑去制造器械;这时候管仲使出了第二招,出高价收购粮食,将市面上的粮食全部收到齐国!等市面上已经没有粮食的时候,管仲撕毁合约,不仅不要衡山国的器械了,也不给他们供应粮食,衡山国断了粮只能投降!” “这件事在史书上被称为衡山之谋,其后管仲有故技重施,抬高鲁缟的价格让鲁国人放弃种地都去纺织,用粮食让鲁国投降;再去来、莒两国收购柴,去楚国收购鹿皮,去代国收购狐皮,以粮食为武器连败数国,成就了齐国的霸主地位。”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现代,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先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戈尔巴乔夫用黄金储备渡过了这一危机;继任的里根发现这一招不管用之后,采取了更高明的手段,他先解除了禁令,用粮食贸易自由化来麻痹苏联,让苏联可以用出口石油换取的外汇来购买粮食,同时抬高石油价格让苏联以为这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从而放松了警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