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重责-《国民法医》


    第(2/3)页

    最早一批去“询问”翠岭211案嫌疑人的民警,差不多都已经带着人到附近的派出所了,指纹自然也是取好了,还有的给嫌疑人做了笔录,要求详述案发前后几天的行止。

    江远挨着顺序给新取的高清指纹做比对,过程与此前一模一样,只是失去了开始时的新鲜感,略显枯燥和沉默,甚至有一点点折磨。

    因为指纹的三级特征太细致了,哪怕是有大比例的高清放大,看起来依旧很困难,需要人全神贯注的来比对。又不像是指纹的二级特征那样,有许多现成的技巧可供参考,做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显得格外枯燥。

    不论是江远,还是陪同在侧的专家们,很快都进入了沉默,但又觉得理所当然。

    如果将侦破一起案件视作成功的话,成功中的拼搏固然存在,偶尔出现的热血令人振奋,但大部分时间,就是煎熬和等待,不论是刑科的技术员,还是刑警,都是一样。

    三辆警车悄无声息的驶入刑警支队的大院,刘壮誓收到消息,匆匆忙忙的跑下去,也只来得及在电梯口碰到几人。

    “局长,您怎么来了?”刘壮誓气喘吁吁的。他是从楼梯上跑下来的。

    局长摆摆手:“我怕你再来找我要经费,我只好自己送上门来,看看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正在甄别翠岭211案的几个嫌疑人的指纹。”刘壮誓连忙更新进度,道:“江主任确认了48名嫌疑人,我们的人,目前确认将嫌疑人带到的是14人,已经明确嫌疑人身份的还有10组左右,剩下的20多队,要么在路上,要么在进一步的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局长听着点头,一边跟着刘壮誓走,一边询问细节。

    刘壮誓先说成功的部分,引的众人纷纷点头。

    指纹的三级特征还是非常受警务系统欢迎的,这就相当于卫星的清晰度提高了几十上百倍,或者说是火炮变成了导弹,麻烦是麻烦,贵是贵,效果也是真的好。

    走进会议室,就见江远等人都忙的飞起的样子,键盘鼠标讨论声如同市场。

    局长提前道:“不要影响他们了,我们先自己看看。现在有什么困难吗?你不要给我说经费,经费我也没有了!”

    陪同而来的几个人都轻笑了出来。

    刘壮誓没有笑:“困难也确实是存在的。因为这次的范围比较大,48名嫌疑人,还是交叉对比出来的,就有一些嫌疑人,本身可能就有种种问题,或者什么原因,位置和身份难以确定。”

    局长这时候突然意识到刘壮誓前面说的“进一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是有内涵的,脸色微变:“有人跑路了?”

    这种是侦办积案过程中最怕遇到的情况,当你费劲的划定了一个嫌疑人的小圈子,结果里面有的嫌疑人已经不在正常的社会关系中了,这时候,找它要花费极多的精力,不找的话,又害怕有漏网之鱼。

    普通的嫌疑人和几乎确定的嫌犯还是不一样的,因为确定的嫌犯往往就是一两个人,最多团伙大一点,往往也是互有联系的,抓几个傻的,基本就一网成擒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