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祭酒昔年在国子监时,最重子弟读书。如今宝玉顽劣,我想能否让宝玉向他请教请教。” “宝兄弟有意,家父一定扫榻以待。只是家父年事已高,恐怕难以长久讲学。” 王夫人道:“当然不愿劳累祭酒,若是恩荫入了国子监,能得祭酒高徒指点一二,也是好的。” 李纨听到王夫人这么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顿了一下。 她看着王夫人,见王夫人眼神哀求。 心思流转,已有打算。 道:“我这就给家父写封信。” 王夫人道:“这如何麻烦你,还是我来吧。” 李纨的手被王夫人按下,也不好推脱,只得应下。 王夫人拉着李纨的手,又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给李纨留了不少礼物,这才离去。 待王夫人走后,贾兰疑惑的问道:“娘,二叔还要姥爷教书吗?能不能让姥爷教教我呢?” 李纨拉着过他的手:“这种话以后可不许说了!知道没有?!” “知道了……” 李纨赶紧写了一封信,将今天的事情说明白,给她父亲李守中送去。 有了李纨的一封信,李守中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不多日,又有王子腾一封信送到了李守中院内。 李守中早有预料,筹备好了,便去跟现任的国子监祭酒华大人打了招呼。 华大人点了头,李守中这才一一回复。 对李纨,他让她遵守妇节,照顾贾兰,并表示事情已经妥帖,不用她再操心。 对于王子腾王夫人这边,他说自己年事已高,致仕已久,久离官场,人微言轻,华大人乃是看在贾家和王家面子上同意了这件事。 如此,王夫人终于将捐国子监监生的门路打通。 门路已通,之后便是送礼物给华祭酒。 到时候拿着华祭酒的荐信,再找户部交银子。 贾家又有恩荫,不必像其他人那样交了银子还得等着。 可以说,只待送礼物换来了华祭酒的荐信,宝玉就已经踏进国子监。 这天晚上,王夫人唤来宝玉,苦口婆心的跟宝玉说了这件事。 宝玉又不开心的闹了一阵,最后才因为担心她的病勉强答应下来。 到了第二天,宝玉依旧闷闷不乐。 恍惚中,来到了贾环的东大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