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君拍卖的是《红樱桃》9天的院线首映权,当时叶大英花了1700万拍了《红樱桃》,可因为里面的俄语和德语对白太多,没人愿意买版权。 后来他找到了高君,高君以看片会的名义把北平的院线经理请到一起,又邀请了很多媒体出席,然后突然开始拍卖《红樱桃》的9天院线首映权。 院线经理们一开始也半信半疑,可看到现场的40多台摄影机和100多家媒体,又纷纷放下心来举牌出价,从8万一直拍到52万,就这样《红樱桃》不但能够顺利上映,还一下就把热度炒了起来。 最终《红樱桃》没有赔钱,在全国拿下了6000万票房的好成绩。 (插一句,这6000万票房应该有不少包场,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看的就是《红樱桃》。当时根本看不懂,全程嬉笑打闹……) 后来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甲方乙方》故事了。1997年,高君觉得香江可以拍贺岁片,那么大陆也应该有自己的贺岁片,他和紫禁城影业的老板一起策划了一部贺岁片。 在郑小龙、赵宝刚和小钢炮中间,高君最终选择了小钢炮的剧本《好梦一日游》,也就是后来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上映后迅速掀起观影热潮,热到什么地步呢?仅在北平一个城市,《甲方乙方》就收回了成本,其他城市的票房就是纯赚。400万投资的《甲方乙方》拿到了3600万票房,所有主创都大赚特赚。 《甲方乙方》还开启了主创参与票房分账的先河,小钢炮当年就是一分钱导酬没要,最后分账的时候赚得比葛大爷都多。要知道那时葛大爷60万的片酬可是国内独一档,其他人能有个几万块片酬就算是名演员了。 更重要的是,《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贺岁档期,之后两年的《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彻底坐实了小钢炮贺岁档之王的称号。 在这个过程中,高君居功至伟,可就是这么一个传奇人物,也被檀病忽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