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虞枫他们也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听到这个男人的消息了,只看到娘亲拆开信,虞歌好奇,凑上前去看,上面写着: 吾妻可安好?今日是你的生辰,原谅为夫没能陪在你的身边,之前几年之所以没有给你回信,主要是我今年才完全将边疆冶理妥善,今年年底,为夫一定回来。 无甚相赠,便赠你满城烟火。 信里短短几句话,说尽了这几年南初的生活。 他在边疆冶军,今年年底回来。 想到此,虞兮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期待。 虞兮把信叠了起来,放进一旁的蜡烛上,信纸瞬间化为灰烬。 虞兮起身,看向孩子们,看着他们的眼睛仿佛知道了他们内心的疑惑,便解释:“留下也是徒增伤感,不如烧了,还少个盼头,毕竟数着日子过,也是头疼。” 虞枫他们觉得有些道理,就不管了。 陪着娘亲回到正厅,一家人除了南初不在,其他人都其乐融融。 正当一家人温情的时候,宫里派人传信,说是西北大军最近粮草短缺,特向京城求助,皇上派太监到虞歌家中,求她母亲出个主意。 虞歌也是下意识看向虞兮,毕竟西北大军是边境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不出虞歌所料,刚才爹爹的来信中说了他在边疆,而符合这种种条件的只有西北大军。 虞歌想到的,虞兮也一定早就想到了。 虞兮和传口谕的太监说,“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公公放心了,说了句“告辞”,就回宫给皇上复命了。 虞兮沉思,从各地的粮仓传信备粮,路上不眠不休,不吃不喝至少要花一天的路程,再加上备粮,登记,出仓,这都需要时间的。 就算他们等得起,而数十万边疆战士等不起啊!每耗一个时辰,对西北大军都是危险。 虞兮有些踌躇不绝,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最节省时间。 这是,虞易发话了,说:“如果信得过我的话,让我的属下去做这件事吧!” 虞兮闻言,抬头看向虞易,说:“对你来说,什么信不信的,都是一家人,那就谢谢了!” “既然娘亲说了是一家人,那就别说什么谢不谢的,我去吩咐。” 虞兮起身拦住即将要走的虞易,说:“让你的人来府上一趟,我把玉牌交给他们,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