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特意来视察下你的传道成果!” 上帝降临的院落中, 何博盘腿坐在乡民们为大贤良师赵申编织赠送的毯子上,左边拥抱着黄犬,右手抚摸着狸猫,一副主人公的姿态。 赵申随口“哦”了一声,转身为上帝上供了两个因为失水许久,已经邦硬到可以敲死人的馕。 何博见了,当即震怒。 他松开左右的美犬佳咪,拿起一个馕“铛铛铛”的敲在地板上。 “你就拿这样的东西,供奉自己信仰的神灵?” “信不信我开除你道籍!” 何博指着那块被馕凿出痕迹的地板,又高高举起完好无损的馕饼,对着赵申大声说道。 赵申一点也不慌张, 只是淡然的拿走何博手里和面前的馕饼,又为他上供了一盘炒好的豆子。 “那来点这个吧。” “就是干豆吃多了容易胀气,到时候你别飘起来。” 作为鬼神, 何博自然不会像人一样,有五谷轮回的问题。 但通晓人性的鬼神一向喜欢体验人的感受。 在保持风度的情况下, 他会想办法让自己品尝到凡人们的食物,并感受其后的部分变化。 赵申知道他的个性,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 何博只更加气了,“我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失礼呢!” “要飞也是腾云驾雾,仙气飘飘的飞!” 说罢, 他抓起几粒豆子,就朝着嘴里扔去。 嘎嘣嘎嘣的声音响起, 旁边的大黄听了都忍不住嗦了嗦牙齿。 赵申在他对面坐下,也打算磕两颗豆子。 何博就笑话他,“快五十岁的人了,牙齿还能吃的动这玩意儿吗?” “还行。” 赵申回道,“反正豆子小,可以直接吞进去。” “但是对肠胃不好!” 何博把那盘豆子扒拉到了自己面前,然后凭空端出来了好几盘美食,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兼而有之。 末了, 他还弄出来一罐滋补的鸡汤。 他把这些还冒着热气的玩意儿放到赵申面前,大方的说道,“吃吧!” “这是给你传道的奖励!” 赵申也不客气,端着碗筷就吃了起来。 来到陇南郡后, 他已是许久没有吃过米饭和美食了。 不过, 赵申并没有吃太多。 他剩下了不少,说是要留到后面继续吃。 至于最早拿出来的两块馕,则是被赵申捏碎,泡到了菜肴的汤水里,又加了些清水,分给猫狗们享用了。 毕竟上帝都跟它们立约了, 赵申怎能委屈它们在一旁流口水? 何博看着他那手劲儿,便咋舌说道,“你的功夫厉害,难怪能在这样的地方迅速传道。” 在西海这样的地方传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里主要生活的人,都是诸夏的后裔, 他们向来是不热爱教派,对着那泥塑的神灵磕头的。 要磕, 那也只朝着有利于自己生活的磕。 哪个正经人闲着没事去乱拜神啊? 而秦夏之间的联系, 也让老秦人听说过太平道的威名。 这使得贵人们对其颇为不满,担心放任太平道壮大后,后者会重演在新夏的故事,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 当在夏夷杂居的偏僻之地扎根发展的太平道,逐渐朝着秦人聚居的繁华城邑方向发展之时,便迎来了朝廷的打压。 彼时, 秦国还没有遭受动乱, 即便平静的水面下暗潮汹涌,可以从细微之处,看出不少崩坏的迹象, 可外来的太平道,到底还是没有同秦廷抗衡的力量。 于是, 当时的大贤良师对传道路线进行了调整,将原本聚集的道士们分散,让他们去其他地方,传播上帝的福音,同时避开秦廷的压制。 而当年还称得上壮年的赵申,便被分派到了大秦的西部地区。 只是, 当他接过代表“贤良师”身份的节杖,披着太平道素来的黄袍,骑上马匹启程没多久时,秦国的内乱到来了。 在那样迅速发展,并蔓延到大秦四方的混乱中, 赵申没有选择避开。 他迎难而上,并凭借自己的武力,一路杀穿了聚山截道的贼寇、掠夺乡民的匪兵、还有那些趁着秦人自顾不暇,企图搞事情的群戎。 他成功来到了陇南郡。 而落脚之后, 赵申便发现: 由于陇南郡山谷颇多,使得不少蛮夷避开了老秦人的教化,保留着原本的习俗和风气,在此繁衍生存。 这些家伙多有着自己的信仰,并不会轻易接受太平道的理念,还对外来的道士保有无故的恶意和排斥。 赵申无奈, 只能轻叹一声,随后挺身而出,用暴力告诉当地群戎,信仰太平道的好处。 最起码, 乖乖信奉,追随自己,赵申不会把他们打死。 而赵申的殴打,很快使得群戎的眼神当即清澈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