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汉始元六年, 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日子, 在海上飘荡许久的齐国航船,总算在夏国的瓜州靠岸—— 这是修建在信度河入海处的港口, 曾经是一片略显荒凉的地界,但随着秦国向东开辟了海上商路,秦夏之间贸易往来的频繁,便使得这里日益发展起来。 又因为这里位于夏国的西端,距离如今夏国的都城,以及战火纷飞的东部很是遥远, 所以当齐国的使者下船的时候,只看到一片平和,并没有先前猜测的惶恐和战乱。 这让他心底松了一口气。 当然, 眼下更重要的,是寻找休息的地方,好让船上漂泊多时的船员们舒缓一下身心。 有一个年轻人主动上前,要为他们介绍这里的情况,引领他们去附近的馆舍。 对方长得十分俊美,张口便是纯正的诸夏雅言,没有一点本地的口音。 齐使见了他,便心生好感。 “好看的人怎么会骗人呢?” 于是, 他很爽快的应下,跟着对方在瓜州城里行走了起来。 当那年轻的君子果真将齐使领到一处服务周到的馆舍之前时,后者更觉得颜值和人品是正相关的了。 他打算给予对方回报。 虽然初来乍到,齐使没有夏国的钱币,但诸夏之间的钱财兑换起来,是很简单的。 首先在于此时的钱币,是按照战国时秦国的规矩所铸的, 形制大小略有不同,但都是圆形方孔。 其次则在于秦汉夏三国的钱币上,都喜欢标注铜钱本身的重量。 秦两汉铢,夏国则为。 又因为诸夏之间,在几十年前编修《大典》的时候,便通过了“统一度量衡”的决议, 汉夏之间,通过西域也往来频繁, 所以齐使携带的大量五铢钱,是可以轻松在夏国兑换的。 但对方并没有接受。 他说:“我做这个不是为了钱。” “只是见你们远途而来,出手相助罢了。” 齐使震惊于他的高尚,觉得面前的君子,更加清纯不做作了。 而且对方在拒收报酬后,也没有给齐使留下姓名,只从容拂袖而去,留下齐使留在原地,眺望他的背影。 夏文王有些可惜,“收下的钱财可以拿去资助太平道的事业嘛。” 在放弃了不争气的子孙之后, 这位至今仍独享一座宗庙,每年受子孙叩拜祭祀的大夏开国之君,将自己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了助力太平道这件事上。 他没办法做太多事情, 除却凭借死鬼的身份,快速往来于多地,伪装成道人传播“辞旧迎新”的理念外,便是抽空做点生意,帮太平道筹备物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