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石申就此发问,“你们觉得,谁会赢呢?” 这样的大战, 是前所未有的。 不管内心想法如何, 诸夏之民的确是根据皇帝的命令,集结起来,奔赴北方,或修长城以卫疆,或击匈奴以定边。 而匈奴的势力,在吸收了诸夏智慧后,也繁衍成了草原上未曾有过的庞然大物。 谁也没有这样大战的经验。 即便石申是见多识广的史官,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因为越是了解历史, 他就越是清楚, 很多人或事,是不可预测的。 史书上的各种意外,实在是太多太多。 谁能保证一人的生死,不会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呢? 甘德说,“秦人可以胜利吧。” “蒙恬是秦国有名的将领,而秦人到现在,也非常渴望战功,他们是不会畏惧征战的。” “可是草原太广阔了,引弓之民又来去如风,难以寻找到他们的踪迹,这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够及时击败敌人,获得足够的功绩,秦人征战的欲望就会下降,而且北击匈奴,本来就需要大量的民夫和粮食。” “有这样庞大的消耗,秦人的战斗能力,也不会持续太久。” 石申叉着腰,张口就跟甘德说起了反话。 他惯于如此,甘德主张的他就要反对。 谁也没办法说服谁。 最后, 他们看向鬼神,希望可以从他这里获得对未来的启示。 何博就说,“秦人可以击退匈奴,让他逃向北方,远离长城的位置。” “为什么呢?”两个死鬼询问缘由。 “这个简单!” 何博理直气壮的做出解释,“因为长城以北的土地,可是开垦成为耕地的啊!” 现在的水热条件, 可比后世充足多了! 而始皇帝规划的长城,是在赵、燕等国旧时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其中很多地方, 本就在后世所谓的“降水分界线”以南。 所以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种田,是没有问题的。 而只要这块地方可以耕种, 那诸夏的君子就要舍不得放手了。 第(3/3)页